经济暖意渐浓,万象更新。农历新年前,机构投资者马不停蹄调研上市银行。贷款投放计划、业绩增长动能、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是机构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银行成为一众机构投资者的“打卡点”。自今年1月以来,苏州银行累计接受149家机构调研,齐鲁银行接受27家机构调研。亦有银行业分析师向记者透露,将在春节后密集开展系列调研。
(资料图)
贷款投放预计保持高位增长
年初制定的贷款投放计划事关重大,“开门红”能否为银行打开局面?一段时期以来,对公强、零售弱,是银行贷款投放的主要特征,外界关心这一情形能否在2023年得到改善?
随着贷款需求逐步回暖,各家银行正在靠前发力,信贷投放意愿较强。广发证券对三家国有大行的2023年经营计划及展望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各家银行普遍认为,对公基建、制造业等领域信贷需求已出现明显改善。零售端的消费贷款、按揭贷款依旧有待恢复,预计今年二季度或三季度才会出现明显回暖。
“总体来看,三家国有大行的信贷储备总体充足,银行投放节奏普遍前置,预计2023年信贷投放将保持高位增长。”广发证券在研报中写道。
“早行动、早获益”的思路一以贯之。齐鲁银行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在对公方面,“开门红”项目储备相对充足,重点拓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信贷等领域项目需求。在零售方面,该行聚焦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项目,加大存量住房贷款支持力度,因城施策推进房贷投放。同时聚焦优质客户,围绕消费场景及渠道开展营销,提前启动资源储备和产品预热。
“目前,对公及零售条线项目投放均保持了较好节奏,进度符合预期,将有效支撑贷款规模稳健增长。”齐鲁银行称。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本土银行,苏农银行表示,2023年总体贷款的增量要略高于今年。至于资产间的结构分配,会结合经济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同时平衡好风险和发展。
以结构调整带动业绩高增
贷款利率下行,居民储蓄高增,面对日益缩减的利差空间,银行能否在2023年保持强劲业绩?总体来看,多家银行应对净息差下行的策略趋同,一是着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二是非息收入作为第二增长极。
建设银行信贷负责人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将通过合理的信贷结构调整,提升高收益贷款比重,控制高成本存款等措施,争取净息差保持在四大行第一位。
面对存款定期化现象,中小银行的负债端成本压力不小。苏州银行坦言,受股市、楼市低迷、理财破净等影响,定期存款增长明显。
“本行将通过制定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实行多维度的产品定价,做好低成本存款产品营销,满足不同类型零售客户的金融储蓄需求。此外还将持续加强同业负债管理,争取负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负债成本的合理控制。”苏州银行称。
齐鲁银行将从三个方面发力增加手续费收入,一是深入实施财富管理战略,立足本地市场、细分客户,拓宽配置资产的种类;推进理财代销业务,发挥渠道及客户优势,持续推进理财业务规模和收入的提高。二是从贸易金融、衍生品、代销基金等代客业务寻求增长空间。三是不断丰富中收产品和业务资质,加强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寻求新的中收增长点。
风险应对策略得到具体阐释
银行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不良资产压力犹存。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成为银行的必答题。
近期,房地产支持政策渐次落地,优中选优是银行普遍持有的态度。重庆银行表示,目前该行在房地产方面的授信政策主要是围绕近期监管部门出台的金融16条措施展开,主要选择一些刚性、改善性住房项目,以及一些优秀头部房企作为客户,同时加强单个项目额度管控,支持循环滚动开发。
对于存量业务,重庆银行力求做好保交楼的金融服务工作,优先保障涉及保交楼的存量项目。对于新增业务则保持优中选优的态度,在总量上进行管控。
重庆银行对制造业不良率回升的原因进行了回应。“制造业是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的主要传统行业,近三年来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困难有所增加。我行的制造业客户主要以中小微和实体企业为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从长远来看,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行认为制造业整体未来发展可期。”
对于银行股整体表现能否企稳回升,机构投资者透露出一丝乐观态度。天风证券银行团队认为,随着经济回稳向上,政策端有望持续释放利好,加之消费复苏和信贷“开门红”的催化,银行信贷量质齐优可期。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