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解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保定牵手北京中关村打造产业协同新地标
创业者乐享“类中关村”服务
无人机拍摄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盘上的关键一招。
作为北京中关村京外设立的首家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自2015年揭牌运营起,聚焦打造产业协同新地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服务,着力构筑“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高端项目落户、科技成果转化的案例越来越多。
到目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整体入驻办公企业336家,入驻率81%,入驻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已有33项科技成果落地发展,吸引京津冀创新人才超3000人,园区企业拥有知识产权数量超1000件,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提供了经验样本。
去年新引入优质企业57家
“这是我们开发的盘点机器人和导览讲解机器人。”在位于保定高新区的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尹利,正带着技术人员对公司的新型机器人产品进行调试。
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在天津。2021年,尹利带着产品参加保定高新区组织的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由此跟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结缘。看好这里的区位优势和优质服务,通过委托代办,他们在保定注册了分公司,并于2022年初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虽然落户时间不长,我们已在保定、石家庄等地开拓了一批优质客户。随着消费加快复苏,今年分公司销售额预计比去年增长两倍。”尹利信心满满地说。他们已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建立了产品展示和销售中心。下一步,针对产品市场需求,还将陆续设立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进一步打响产品品牌。
去年一年,克服疫情影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招商成果喜人,新引入通飞航空、玖云医疗、华鸣电力、万德智能等优质企业57家。
“我们成立产业招商专班,积极开展产业项目对接交流,并联合保定高新区推出全程代办等服务,为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提供有力保障。”保定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曙光说。
2月14日,第5期“中关村·周二沙龙”优质项目推介会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举办,重点推介和分享了麦岩智能科技的智能清洁机器人、深睿医疗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产品亮点、应用场景及供需信息。
“企业创业起步阶段往往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我们通过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为创业初期的企业搭建了交流经验与发展合作的平台,解决了他们的不少难题。”张曙光说,通过对接洽谈,中国信息协会计划将数字外包业务落户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即将开展选址考察工作。
2023年,瞄准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医疗健康等产业领域,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将联合当地部门开展域外联合招商活动及产业对接会,力促更多域外产业项目在保定落地生根。
更多企业迈入“国字号”行列
“公司申报的全球首个神经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即将获得国家批复,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投产了。”带着技术团队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已有5年时间,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史文宝终于松了口气。
这个成果来之不易。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教授团队研制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原型机,并选择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五年来,史文宝一直带队进行产品中试。
生产医疗器械,必须有相适应的洁净厂房。他没想到的是,这里不仅配置了1200平方米的洁净厂房,还享受5年免租金的优惠。
他更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医疗器械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完善。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他们与当地的秋泽智能科技、思瑞恩新材料等公司达成合作,解决了产品生产中的很多技术瓶颈问题。目前,公司已取得10余项专利,获得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
在中心的精心培育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迅速成长,迈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国字号”行列。2022年,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
2月20日,在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九纯健保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分外忙碌。他们赶制生产的温湿度传感器,将发往江苏苏仪集团、湖北通泰众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
“有了高水平的创新服务平台,我们发展的步伐更快了,去年销售收入是入驻第一年的十多倍。”九纯健保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韩士华说。
入驻期间,他们通过参加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组织的对接合作活动,与保定学院开展对接洽谈,与保定诺未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这几天,我们正跟当地农业、工信等部门联系,准备在预制菜的冷链物流、智慧农业及智慧养殖上继续发力,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市场,助推乡村振兴。”韩士华说。
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
“一个什么样的园区,才能更好吸引高科技企业落户?”前不久,张曙光到北京中关村总部参加了招商推介会。会上,不同企业提出的落户需求再次引发了他的思考。
为给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提供肥沃“土壤”,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一直在探索。
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不光有一站式政务服务综合平台,还建立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络站、法律服务站等,零距离为入驻企业发展做好法律保障。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科技企业引过来,而是‘带土移植’,在保定打造一个‘类中关村’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北京研发、保定转化的产业链条。”张曙光说。
在金融领域,他们充分利用保定高新区“伙伴银行”等金融资源,联动多家专业金融服务机构,构建“政府+平台+机构”金融服务模式。
在创新领域,他们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京津院校和河北本地院校积极开展合作交流,促成园区企业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等达成产学研用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人才领域,他们不仅帮助企业搭建人才交流通道,还做好人才“引、用、留、育”体系化建设和服务,帮助高端人才落实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配套问题,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今年,我们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让创新基因落地生根。”张曙光说,他们将依托北京中关村海外创新资源,加强与国外优质创新主体、创新平台机构合作对接,并通过举办国际创新合作峰会、企业组织峰会等高端产业论坛,搭建高水平产业协作的桥梁,助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北日报记者贡宪云)
【数说协同成绩单】
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速,越来越多的京津冀企业加强产业对接协作,“京津研发、河北制造”,“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案例越来越多。
优化产业布局。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已签约北京项目465个。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500余家。
协同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100亿元。
区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同标”,231个事项实现京津冀线上通办。(整理/河北日报记者贡宪云)
标签: 创新中心 生态系统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